奋楫笃行启新局——五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综述

2023
06/02
10:56

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折射出五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蓬勃之势。

中尼首次联合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全面建成,向全社会提供厘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主保障率达90%以上;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保持按年度动态更新,1∶1万陆地国土覆盖率达到65%;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7524亿元……
2018年以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进入以转型发展为特征的新阶段。自然资源部建立健全新体制下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和测绘行业管理改革,大力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重要成就。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成为自然资源管理核心职能的有机组成。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研究空间、描述空间、对空间进行数字化管理的业务优势,更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考量,体现了党中央在更高、更大、更有力的平台上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坚定决心。
格局关乎全局。重塑新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加速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奋力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既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也是测绘人主动的战略选择。五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孜孜以求,开创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局面。
——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的完整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和业务保障体系。
2018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门落实机构改革要求,完成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重构,调整优化测绘地理信息机构管理职能;完成地方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改革,覆盖国家、省、市、县等各层级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测绘队伍改革调整取得阶段性进展,成为自然资源综合监管的重要支撑力量。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整体融入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大局,扩大了发展平台和干事创业的空间。
——规划统筹得到强化,以重大项目筑牢事业发展“四梁八柱”。
五年来,自然资源部立足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确定了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两支撑、一提升”指挥棒,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新定位。此外,印发了“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重点工作安排,将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构建与服务、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构建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等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
——管理改革持续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五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大力推进测绘管理“放管服”改革,完善测绘资质管理,修订出台《测绘资质管理办法》《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将资质等级由4个压减为2个、资质类别等级总数由138项压减至20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相关审批涉及的测绘工作所需时间减少约30%,成本降低约20%。全国测绘作业证申办、测绘成果目录汇交、独立坐标系审批实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不断完善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地图审核管理等制度。推进地图审核事项调整改革试点,指导9个省份实施好地图审核委托工作,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地图审核行政服务。完善测量标志保护机制,创新保护举措,扭转测量标志保护弱化局面。
五年来,自然资源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优化政策供给,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方面,适应技术发展新趋势,规范和支持测绘地理信息新业态发展,加强新业态新技术条件下测绘行为特征、数据产权政策研究,出台了《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编制了《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全面推进高级辅助驾驶地图普通道路应用,组织开展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应用试点。另一方面,守牢地理信息安全底线,加强相关重大问题研究与技术攻关,统筹考虑地理信息安全和广泛应用,修订出台《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等,面向自动驾驶、三维数据应用需求,加速推进保密处理技术优化和升级,印发《关于推进地理信息保密处理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积极应对大数据、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发展的安全风险挑战,围绕成果安全可用、数据安全可控、服务应用可信,推动商用密码、安全控制、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以及测绘自主可控等专项成果的示范和推广。据统计,各地围绕测绘成果共享汇交、地图审核等累计出台管理政策50多项,基础测绘成果管理领域普遍采用了数字水印、安全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基础测绘数据获取和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
围绕这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五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从“广大”“精微”两方面同时发力,基础测绘数据既全面又精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和服务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致“广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持续丰富。
五年间,我国实现了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保持按年度动态更新,1∶1万陆地国土覆盖率达65%。完成了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陆地国土的全覆盖,分辨率由25米格网提升至10米格网,现势性由2010年提升至2019年。2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DOM)按季度覆盖全国,优于1米分辨率 DOM实现重点区域1年1版,部分省份做到每季度1版。
五年间,我国国产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显著提高。目前,仅自然资源部作为牵头主用户的国产在轨卫星就达25颗,实现了对全部陆地国土2米分辨率影像季度全覆盖,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年度全覆盖。发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捐赠联合国。
——尽“精微”,基础测绘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五年间,我国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得到全面应用,测绘基准基础设施技术全面升级。自然资源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全国覆盖并提供厘米级定位服务,系统内基准站北斗三号升级改造逐步完成。构建了国家新一代重力基准网。部分省份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达3厘米、部分城市达毫米级。
五年间,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已设立4个省级试点、3个特大型城市试点、4个中小城市试点,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了以重新定义基础测绘产品模式为核心的产品、技术、生产组织、政策标准体系的全面创新,“分尺度、分级重复测绘”的模式正向“一个实体只测一次、一测复用”的方向转变。实景三维中国纳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并全面启动,国家和省、市、县协同推进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推动产品表达方式从二维向三维转变,产品覆盖从陆地表面向海洋、水下、地下等方面延伸,加快形成新一代国家时空信息数据库,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

基础测绘与自然资源业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实景三维中国成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执法督察、国土空间规划等业务工作的时空基底。

目前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已实时接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作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的基底,应用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申报数据核查、国土变更调查变化图斑提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论证与方案推演、秦岭违建别墅整治、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中。
测绘地理信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
测绘支撑治国理政,赋能各行各业,服务千家万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行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有力支撑了经济普查、国土调查、污染源普查、人口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有力推动了政府治理数字化改革。基于地理位置、导航定位的空间数据服务,有力促进了现代物流、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新产业快速发展。
——这五年,自然资源部门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统筹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一方面,公共服务不断优化。自然资源部以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为抓手,组织宁夏、山东、浙江、陕西等地开展试点,加快公益性服务转型升级。
目前,40个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试点城市基于建成的时空大数据体系和时空大数据平台,开展了面向自然资源监测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交通和市场监管、土地税源管理服务、城市低保信息审核等400余项行业应用系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提供了实时、丰富、全面、权威的时空基础支撑。2021年提供测绘成果46.3万幅,可覆盖我国全部国土20遍。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积极服务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百姓生活。目前,交通、水利、民政、气象、地震等40多个部门或行业已经常态化使用天地图。天地图还为大量互联网底图应用中小微企业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应用,这些应用背后连接着数万至数百万的终端用户。截至2022年底,天地图在线注册用户已超过84万,累计授权应用超过75万个,日均地图服务接口访问量超过8.22亿次。
应急测绘保障被称为“灾区上空的眼睛”,在应急指挥、抢险救援、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地理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为新冠疫情防控、金沙江和雅江堰塞湖、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四川木里和西昌火灾、四川和青海等地地震等200余次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应急测绘保障。2020年,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建成使用,具备了国家重特大突发事件2小时~4小时提供指挥用图,6小时内获取现场高清遥感图像,8小时到达现场,12小时内提供第一批现场应急测绘成果,灾后每日不少于2次卫星观测和获取的能力,实现了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质的提升,已能够基本满足应对国家级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等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平台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深度融合,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从以政府为主加快转向以市场为主。
当前,市场化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量呈指数级增长,由相关企业建立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规模已过万。专业地图服务公司建立并动态更新我国全部路网导航道路数据以及海量的 POI数据、地址数据等,对全球导航地图数据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移动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应用,一些手机信令位置数据服务企业拥有4亿多手机用户信令数据,日处理位置信息1600亿条,数字地图导航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信息服务。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很强的发展韧性。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7524亿元,同比增长9.2%,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11.5%。从业单位16.4万家,从业人数达398万人。截至2022年6月,地理信息上市企业6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32家。
——这五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关键技术、核心装备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向智能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型取得突破。
2020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在多个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较2005年明显提高,见证了我国测绘科技的重大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我国自主卫星遥感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资源、气象、环境、海洋、高分等公益性卫星发展迅速的同时,“北京”“吉林”“珠海”“高景”等商业遥感卫星系列不断完善,目前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达120余颗,空间分辨率等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并开始对全球提供服务,打破国外系统长期垄断。国产化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关键软件产品和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航空遥感相机、GNSS接收机、高精度全站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方面的一些重要产品跻身国际一流,体现“中国智造”水平的测绘地理信息装备和技术已经进军国际市场。
回首过去五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并为全面推进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凝聚了强大的动能。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吕苑鹃
新媒体编辑:闫倩
【全程直播】2024麦街注册测绘师零基础三科全程课
【全程直播】2024麦街注册测绘师零基础三科全程课
近期有1143人在看
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讲解
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讲解
近期有9人在看
App功能推荐
查看更多
视频课堂
视频课堂APP内体验
测绘视频学习中心
资料库2.0
资料库2.0微信小程序
可以划线高亮做标注的测绘学习资料库
分销中心
分销中心APP内体验
麦街商品分销中心